易武2012-5-4 16:19:04 宝谊家门好;
你的换向思维意见提得很好!那也请你用这种思维方法,想一想亮公支系.重公支糸族人的感受.我就是雄公后裔.亮公支下的普通族人.我才会积极投入到距今一百八十多年的重修雄公墓的活动当中去....你不要一提雄公后裔就来气,至少也得承认是我们易家人的先祖吧!还是武兴会长今年清明时节在优公墓前的发言讲得好;...优公是优公后裔的祖宗,也是天下易家人共同的先祖.....他的讲话博得了在场的易家人热烈的掌声.我想你不出意外,应该是在现场的.也是听到了的.回想近四年来,可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重公支.亮公支系的活动就不说了,就优公支的活动我们也参加不少,就我亲身经历就有三次,一次是鄂东团风但店修祠堂,二次是河南信阳马畈修祠堂,三次就是江西瑞安南义修祠堂.修优公墓.每到一地,先是捐款,后是祀祭祖.武兴会长去得更多,款也比我捐得多....这难道不是换向思维后的义举吗?
家门,我反对你那种个别支系.个别人把持的说法.反对易雄研究会取代了全国联谊会的说法,就我个人而言,我们在一起,就是讲奉献,讲团结,实实在在为易家人做点事.这里没有领导与被领导,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更何况支系呢.对外用易雄研究会,对内用联谊会,这样才便于开展工作,也就是会长常说的手续合法.不妨,你去工商局办个证试试.在现体制下不可能批准了的.我还是那句话,欢迎更多的优公后裔进入联谊会来.这次我从你那儿回来,就向佳宏发出了这样的信息.大家一起来,把易家人的事做得更好! 该帖子在 2012-5-4 19:27:52 被 易武 编辑过

易妍馨 2012-5-4 19:31:44
     引用回复
以下是引用易武在2012-5-4 16:19:04的发言:
宝谊家门好;
你的换向思维意见提得很好!那也请你用这种思维方法,想一想亮公支系.重公支糸族人的感受.我就是雄公后裔.亮公支下的普通族人.我才会积极投入到距今一百八十多年的重修雄公墓的活动当中去....你不要一提雄公后裔就来气,至少也得承认是我们易家人的先祖吧!还是武兴会长今年清明时节在优公墓前的发言讲得好;...优公是优公后裔的祖宗,也是天下易家人共同的先祖.....他的讲话博得了在场的易家人热烈的掌声.我想你不出意外,应该是在现场的.也是听到了的.回想近四年来,可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重公支.亮公支系的活动就不说了,就优公支的活动我们也参加不少,就我亲身经历就有三次,一次是鄂东团风但店修祠堂,二次是河南信阳马畈修祠堂,三次就是江西瑞安南义修祠堂.修优公墓.每到一地,先是捐款,后是祀祭祖.武兴会长去得更多,款也比我捐得多....这难道不是换向思维后的义举吗?
家门,我反对你那种个别支系.个别人把持的说法.反对易雄研究会取代了全国联谊会的说法,就我个人而言,我们在一起,就是讲奉献,讲团结,实实在在为易家人做点事.这里没有领导与被领导,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更何况支系呢.对外用易雄研究会,对内用联谊会,这样才便于开展工作,也就是会长常说的手续合法.不妨,你去工商局办个证试试.在现体制下不可能批准了的.我还是那句话,欢迎更多的优公后裔进入联谊会来.这次我从你那儿回来,就向佳宏发出了这样的信息.大家一起来,把易家人的事做得更好!
易世全(湖北阳新)2012-5-5 9:54:19
我说点浅肤的意见,仅代表个人观点:堂堂中国都可以为主权与邻国谈判,我们是一家人,什么事情都可以谈。首先,我们应当坐下来,静下心,好好交流沟通,在网上针锋相对的无谓争辩无济于事,不如把大家请到一起来,分析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我相信我们易家人总有智慧去解决面临的问题。抗战八年都胜利了,那是你死我活的生死之战。可我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不可以谈。现在是盛世中华,可谁能保证过些年,不战火又起。我辈应珍惜时日,做点实事。
“做大事者应不拘小节"  

     引用回复
以下是引用长江易世全在2012-5-5 9:54:19的发言:
我说点浅肤的意见,仅代表个人观点:堂堂中国都可以为主权与邻国谈判,我们是一家人,什么事情都可以谈。首先,我们应当坐下来,静下心,好好交流沟通,在网上针锋相对的无谓争辩无济于事,不如把大家请到一起来,分析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我相信我们易家人总有智慧去解决面临的问题。抗战八年都胜利了,那是你死我活的生死之战。可我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不可以谈。现在是盛世中华,可谁能保证过些年,不战火又起。我辈应珍惜时日,做点实事。
“做大事者应不俱小节"  
以上易妍馨引用2012-5-5 10:22:12
易妍馨2012-5-5 10:26:57
     引用回复
以下是引用易武在2012-5-1 0:29:51的发言:
宝谊家门,其三,武兴会长不能负这个责,正因为他本着修谱不少一人的原则,两下云南宪武先生家,三上常德文鹏先生家.其四,所喟子大于父,百分之九十五雄公后裔.共祖.始祖,昀争论02年就发生了的,听文鹏先生04年就与我讲过,是老谱的错,不是他的错.后者的争论那就要追塑一百多年前了,不知你看过湘谱没有,咱们湖南历史上有个高人.叫易淙君,在湘谱序中能客观对待此事.作为我们现代人,为何不能客观对待呢?{这次有幸能去九江南义拜竭优公墓,并结识了河南商城易家人的一位高人,连他都谈到他父亲民国谱主笔,在序中都提到两湖子弟尽雄公后裔....只是他现在根倨考证不同意这种观点而矣.所以,对以前的提法,有错也不能大惊小怪了.
我所知道的《全国易氏通谱江西卷》编辑出版发行情况
作者:易 兵2012-5-5 11:37:49
2006年大概10月份,有一天,吉安县易效梁打电话给我,说全国易氏通谱总编易文鹏教授想见见我,他们从宜春开完会来吉安,刚下车,现在吉安中心汽车客运站。
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晓得我的电话号码,但修全国通谱的事早有耳闻。既然文鹏教授要见我,我也愿意趁此机会了解一下修全国通谱的情况。
我匆匆忙忙赶到汽车站,文鹏教授一行三人在汽车站门口等我,还有两位是吉安县的易效梁和泰和县的易彩炜。
时间已近中午12点,该是吃午饭的时间。三位家门都是初次见面,互相自我介绍后,握手寒暄。因为同是易家人,很有亲切感。我提议找个地方坐下聊一聊。于是,我带他们到车站附近的百顺大酒店,请他们吃午饭。
一边吃饭,一边听文鹏教授介绍修全国易氏通谱的情况。文鹏教授告诉我:江西修通谱的积极性很高,宜春易汀洲、易中和、易爱桂他们已经搞了好几年了,你们吉安易效梁、易彩炜也是编委,江西分卷搞得差不多了,并邀请我参加修全国通谱。吉安易效梁请我参加易氏联谊会吉安分会的活动,并要求我动员我熟悉的易家人为修谱捐款。
我当即向他们表态:修全国易氏通谱是一件好事,对他们为家族事业辛劳奔波、乐于奉献的精神表示钦佩和支持,但我现在还在职在岗,不便参加修谱和联谊会活动,再过两年我退了休来参加也不迟;至于动员大家捐款的事,我会尽力而为。
吃饭谈话,大概一个多小时。之后,他们去了泰和。
此后,我虽然没有参加什麽活动,但易效梁家门隔段时间会来电话和我联系。我也打了不少电话给我所认识的易家人,特别是一些在党政机关工作有点领导职务的易家人,动员他们捐款。2007年1月1日,我驱车去吉安县城易效梁家,交了捐款2000元。这段时间,吉安的家门捐款积极性较高。吉安市13个县市区,易姓人口约13000人左右,向宜春修谱编辑部交了捐款和购谱款6万多元。
2007年8月16日,易文鹏教授从湖南常德打电话给我,说《全国易氏通谱江西卷》编辑工作基本完成,即将付梓,要我牵头,和易效梁、易彩炜、易仲贤(萍乡)、易为芳(进贤)、易小多(南昌)、易桂荣(宜春)、易国馥(宜春)等八人组成审稿小组,对江西通谱稿进行审定。我本不愿接受这差事,但这时我已退居二线,不担任实职,可以不上班,闲着无事,加上没去过宜春,不了解江西修谱的情况,便产生了想去看看的想法。于是,和泰和易彩炜去了宜春。文鹏教授指定的八人审稿组,易效梁、易小多因事没来参加。
出乎我的意料,文鹏教授指定的审稿组并不受宜春编辑部的欢迎。17日我们到宜春后,要求看编辑部稿件,编辑部对我们不冷不热,一直不提供正式稿件,只给了我们一些原始材料,编辑部个别人甚至说:要看材料可以,但不能修改!
18日,我、易仲贤、易彩炜、易为芳四人看了一天十分零乱的原始材料,一致认为通谱就这样付印出版太过粗糙,建议不要匆忙付印。
我代表我们四个人提了几点原则姓意见:一、始祖认定为正公不妥,特别是把全省易氏都纳入正公吊线、说成都是正公后代,很难为全省家门接受。二、有的内容编写比较混乱,没有原则性,如人物部分,什麽人该入谱,什麽人不该入谱,没有标准,且有些该入谱的人没有入,不该入谱的人又在谱中占有了大量文字。三、支系分布收入不全,缺上饶、景德镇的材料,南昌、九江也有一些支系没有收入。内容不全,恐难代表全省。四、文字太粗糙,错误很多,语法也诸多不通,一些字句要反复推敲修改方能定稿。
事后,易桂荣偷偷告诉我:你提这些意见有什么用,上册稿子早已拿到印刷厂去了,已经印好了,现在印刷厂正在催我们拿下册的稿子去。我听了后,感到我们被愚弄,便很严肃地对主编易爱桂家门说:你们这样不负责任,草率行事,今后是会挨骂的!你是主编,不仅现在的家门要骂你,子孙后代都会骂你!易爱桂当时一脸茫然。
18日晚饭前,走到秀江河边时,爱桂家门提议:我们照张相吧?当时,我也没有想到里面会有什麽玄机,便和大家一起照了张相。后来才知道,照这张像,又被人家愚弄了一次。
19日,我离开宜春时,再次叮嘱爱桂主编:这个谱不能印了,即使印了也不能发下去,否则会误导世人。我们花族人这么多捐款,搞出这么个不像样的东西,对不起捐款的家门,也对不起列祖列宗和子孙后代!爱桂家门当时无言以对。
大概一个多月以后,爱桂家门打电话通知我,某月某日,将在宜春明月山庄温泉宾馆举行发谱仪式,邀请我参加。我因对通谱不满意,当即就婉言拒绝参加。
后来,吉安参加了发谱仪式的易效梁回来告诉我:宜春这次发谱会议搞得一团糟。各地参加领谱的家门对谱的质量很不满意,谱里存在很多错误,有的被搞错了的家门当场就要打责任编辑易某某。《全国易氏通谱江西卷》质量很差错误多多这是我预料到的,但想不到会引发各地家门这么强烈的反感。后来看了谱我才知道,大家意见最大的是把人家的世系都搞错了,有的父子祖孙关系颠倒,有的捐了款谱上漏写了名字。这些错误都是不应该的。
易效梁带回了发给我的那套谱(捐款500元以上的可获赠送一套),打开一看,我大吃一惊!8月18日晚饭前照的那张相片赫然出现在谱中,尤其使我气愤的是相片下面的说明写道:“根据全国总编委、江西省分会编纂委员会的安排,……在宜春召开了通谱江西卷会审小组会议,参审人员有易兵(吉安)、易仲贤(湘东)、易为芳(进贤)、易彩炜(泰和)……从谱头卷一至卷九、到封面设计,进行逐卷、逐目、逐篇,认真详细的过目审核……”顿时,我有一种被绑架、被污辱的感觉!我们连正式编辑稿都没有看到,无法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更谈不上“逐卷、逐目、逐篇认真详细过目审核”,这样赤裸裸的说假话,欺骗全省全国宗亲,天理良心何在?!
2007年11月17日,我去广州参加全国联谊会座谈会,见到宜春易爱桂家门,严厉批评了他们那种不负责任、弄虚作假的行为,指责他们不仅自己要挨骂,还绑架我们一起跟着挨骂。同时将这些情况向全国联谊会领导易武兴、易武、易文鹏等作了汇报。
易爱桂此时已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回江西后和我、易仲贤、易尚荣等一起商量补救办法。当时我们决定:将通谱作重大修改订正后重新印刷,用新谱置换回收已经发出去的错误多多的老谱,以消除不良影响。但由于缺乏人力财力等诸多原因,这个决定没有付诸实施。
以上就是我所知的《易氏全国通谱江西卷》编辑出版发行的部分情况,现撰文披露公诸于众,以助各地家门了解事实真相。我为什麽要这样做?因为发现网上有个别不了解情况的宗亲族人把《全国易氏通谱江西卷》的错误和失败归咎于全国联谊会,这时不公正的。全国联谊会是2007年9月23日纪念雄公诞辰1750周年时成立的,而修全国通谱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江西谱在8月份就已经印刷出版,江西谱的错误和失败与全国联谊会无关。
江西这次修谱不成功,教训是深刻的,它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我易氏族人存在不团结的现象,没有发挥全省乃至全国宗亲族人的整体积极性。二、缺乏一个坚强有力的修谱领导班子,在组织领导协调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三、2004年成立的全国易氏通谱总编委会对江西省编委会没有加强领导和积极进行业务指导,以至发展到后来江西编委会不听全国总编委会的意见。江西修谱是以修全国通谱的名义募捐的,共募集了40多万元捐款,按当时总编委会的规定,江西应上缴三分之一约13万多元给全国总编委会,但江西只上缴了6000元,其余均被省编委截留。全国总编委此时已失去了对江西编委会的领导权。四、江西谱编辑部的编纂人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难以胜任编辑工作,且个别人又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主编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五、修谱时间拖得太长,编辑部前两位主编易汀洲、易中和都“出师未捷身先死”,谱没有修出来就先后去世,大家都产生了一些厌烦情绪,希望快点收摊子,于是将谱书草草付印。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在此不便一一细述。
江西这次修谱虽然没有成功,但我认为参与修谱的家门还是吃了不少苦的,他们为修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全国总编委会副主编易文鹏教授多次到江西,深入易家村寨调研考察,做了很多工作,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毋庸置疑,江西修谱为全国修谱积累了经验,他们失败的教训值得修全国通谱时引以为鉴。
2012年5月5日

|